close

前陣子做體檢,在心電圖的項目有些異常,因此醫生安排了些更進一步的檢查:24小時心電圖紀錄是其中一項。沒看過心臟內科的門診所以覺得新奇,紀錄一下也當作分享設計師腦子裡到底想什麼 :P

順序由左到右由上到下:

IMG_7236.jpg

  • 拿著預約單前往醫院。預約單的訊息有時間,地點,項目以及科室聯絡電話。醫院裡實在很像迷宮,深怕會在醫院裡迷路 = =
  • 抵達。到達科室之後不必和醫療人員報到,反而是自助式的拿取門上的號碼牌等待叫號。
  • 裝機。走入診間後會看到一些座位,「坐在白色的椅子上,東西可以放後面的沙發」,拉上布簾後醫療人員會在腹部胸部開始粘粘貼貼。順便記錄了診間的平面圖。
  • 機器約錄音筆大小,突然有東西往脖子上一套,醫療人員交代注意事項,明天的拆機時間,就差不多可以離開了。
  • 離開時仍會拿著當初的預約單,還多了一小張黃色的紀錄單紀錄三餐與運動睡眠的時間,若有不舒服的狀況也可以記錄在黃色單子空白的地方,並同時在機器上按按鈕人工log。
  • 接著就是帶著機器生活24小時。基本上還是個好相處的室友,生活起居問題不大,只是戴了整天脖子還是會有些發酸,睡覺時會有點不知所措怕睡姿不良會影響機器測量。夏天注意流汗問題,還有記得在黃色小單子上記錄三餐與睡眠時間。其實可以運動,但流汗會讓監測的貼片掉落而導致需要重新檢測,一般來說不會想要自找麻煩。
  • 隔日返回醫院拆機器。醫療人員會用預約單把機器捲起來(好險有帶著,不然感覺就GG了)。拆掉後還是有鬆一口氣的感覺,不過身上被醫療膠帶貼過的地方會有些癢。

這是做服務設計時常會用到的一種工具,我喜歡稱作storyboard。類似電影的分鏡一樣,紀錄在一個過程中的每個步驟,每個階段。這張圖說的是從拿到診斷單,裝機器開始檢測,到拆機器完成檢查的過程。

掛在脖子上的機器與黃色的紀錄單子。

IMG_7216.jpg

過程中大概有四個面向:預約單,診間,機器與紀錄單。

對於預約單,醫院需要的資訊,例如病例號與病史,會與病人需要的資訊,例如檢查時間與地點,交錯混雜在一起。預約單的作用有點模糊不清,因為到診時並不用向醫療人員報到反而是自助抽號碼牌,醫院看來並不在乎有沒有準時前往。

覺得可以把醫院看的資訊和病人需要知道的資訊分開放,或者乾脆拿掉醫院需要的資訊(不清楚為何病人需要知道醫院需要的資訊,這就需要再深入研究...)並且多增加檢查所需要的時間。

IMG_7248.jpg

診間的話,主要是覺得動線可以加強:患者坐的椅子可以擺在一進門就看得到的地方,旁邊的桌子可以作為病患的暫時置物區(原本的置物空間在病患座位後方,病患離開時會有忘記的疑慮)。病患面向入口讓病患能看到入口有確實拉上布簾,確保隱私; 同時在病患旁或許可以擺面鏡子,透過鏡子,在醫療人員裝設機器的時候,病患可以理解發生了什麼事情。

機器的話,雖然體積和重量都不大,但掛在脖子上整天還是會酸,而且佩掛的帶子很明顯是醫院的東西。原本想過能不能掛在腰部,但醫療人員說掛在腰部的話,女病患容易在上廁所時褲子一脫就把機器扯掉了 Orz

紀錄單。有些懷疑紀錄單的作用性有多大,也不清楚醫生到底需要知道什麼樣的資訊,需要多詳細,而且需要病患自覺去紀錄,可能有失客觀的情形。原本想說有個電子介面,可能是個app,病患可以自由發揮去記錄編輯。但心內科的病患多為中老年人,可能還是傳統的紀錄方式會比較友善。覺得額外寫在單子上還是很麻煩,最好可以直接跟機器綁在一起,反正機器是要綁在身上的。那可能就是機器多個鈕,按下後觸發錄音的事件當作紀錄; 或者如果還是需要用單子的話,把書寫用的筆整合到機器裡,不然都必須去找筆或等到有筆的場合才能記錄,有時很可能就忘記就隨便寫個時間了。

IMG_7249.jpg

最後,其實檢測報告會需要三天才有辦法產出。做了記錄最重要的就是要看到報告本人並且解讀,醫院並不會直接安排看報告的門診,所以要自己注意一下報告產出的時間,醫生的門診時間,和自己的行程怎麼配合。

 

在門診時覺得醫生大概只花三秒就一眼掃完我的報告了 =_= 雖然有點懷疑醫生到底有沒有認真看,但想想我腦子有問題的機率應該比心臟有問題的機率大吧,就隨意囉...

嘖嘖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心臟內科 體驗設計
    全站熱搜

    phoenixj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