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應該沒日沒夜的碩二人生,卻莫名其妙的快把我可能不會愛你看完了,晚上還又去看了部二輪電影;接著連假一天排了吃飯另一天排了音樂會,我都不知道我該怎麼完成堆在眼前的待辦事項...
電影「鐘點戰」,表面上講的是人們為時間掙扎奮鬥,實際上我覺得在講的是現在貧富差距的問題。
只是直接以金錢當仲介來談論這問題太苛刻,因此改成時間的隱喻,因為時間就是金錢,而在電影中,時間又代表著生命。
有的人每天都要為了多爭那一小時,岌岌盈盈分秒必爭;有的人卻生於「充裕」的家庭,過著虛擲人生的生活。但電影中提到,人不該長生不死,永生就代表著必須有人付出代價。諷刺的是,富者的資產多到不知該如何渡過,貧者卻為了能多活一天而使盡各種手段。世界被殘酷的劃分,從人們的行為舉止,就能訂定一個人的階級。
雖然我不曉得主角一開始幹嘛救那個漢啥的「富人」,但是那個富人的話似乎點醒了主角現實的殘酷,母親的死是引發日後行動的火種,深深不滿於貧富之間對於生活價值的落差,他想「拿回原本屬於自己」的東西。
我覺得電影裡很有趣的一個點就是把金錢都當成時間,一杯咖啡三分鐘,打一次電話一分鐘;有錢人慢慢走路,這輩子連小跑步都不曾有過,相較「快沒時間」的人步伐匆匆,整個隱喻、整個對比的景象,有點像在諷刺人們為了追求財富(工作)而過著緊湊生活的現代社會:人們為了富裕很匆忙,但是富裕的生活卻過得很貧乏。
電影中將金錢當成時間,但跳脫電影,時間又是金錢。電影裡時間分配不均,現實中就是財富分配不均的問題,而且這個問題日益嚴重,差距正在擴大而不是減小。電影中沒有結局的結局是男女主角作伙繼續搶劫時間銀行,分送出去;但我總覺得,要解決貧富差距的問題,似乎不是有人把錢撒出來、每人分的一樣多,就會天下太平的。
這樣說來有點弔詭:人是皆生而平等的,但人人平等的社會,真的就會事事順利、人人開心嗎?
不曉得,太困難了==
但能夠確定的是,當有人感到不平等時,不滿就會油然而生。
就像那他媽的資訊設計...